四念處止觀禪修 |有關 身念處

背景音樂

加入我們社群

行程代碼:30Medit

進一步聆聽其它的 ▶︎

47.身念處:

(粗的煩腦,色界心和欲界心。細的煩腦,色界心和無色界心對治---愈清淨的捨離愈深入寧靜喜樂)

如果您已經熟悉隨觀呼吸的方法和練習之後,很容易直接可以觀察到當下身心的現象。在呼吸空氣進來接觸皮膚的時候,心就會在那𥚃感覺到我們的身體的需求滿足了,也充足了。呼吸空氣出去的時候,心也會在那𥚃感覺到身體都快消融了。呼吸可以說是「五蘊」身心(色、受、想、行、識)與外界地、水、火、風「四大」和生命造作中最容易察覺的地方。(色、受、想、行、識)「五蘊」身心的「色蘊」也就是我們的身體是依靠(空氣丶食物、水和陽光)做為組織身體的食物,沒有了食物身體必然消失。由這個觀察您的心在體驗呼吸進出過程的時候,一定也知道生命正在隨著呼吸,因緣生、因緣滅的道理。這樣的觀察這就是從呼吸的方法在培養「身念處」正念覺支的修行了。

「空氣食物的因緣產生,身體才可以產生,空氣食物的因緣產生變化,身體則改變消失。」

這樣練習安住於呼吸的身體,覺知呼吸的身體的變化。

您可以從由內而外心中主動的覺知,來隨順觀察;或則是您也可以從由外往內心中,被動的感受,來隨順觀察這整個過程;或則是你這樣內外交互的觀照。隨順你的覺照力,安住於(呼吸)身,隨觀全部呼吸身體生起的現象;安住於(呼吸)身,隨觀全部呼吸身體滅去的現象;安住於(呼吸)身,隨觀全部呼吸身體生起和滅去交互過程中的現象。

當這樣子的練習交替的觀察時,就開始體會到「緣生緣滅」的道理。當能夠持續的憶念「緣生緣滅」的道理時,他的心也開始離染,無所倚賴而住,於有生滅的世間法就知道是「無我」而不會再執取。

佛陀也教過這個觀察「身念處」方法叫做:「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沒。隨身集觀住,隨身滅觀住,隨身集滅觀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永無所取。」

你這樣觀察呼吸身的「身念處」跟你的生命在一起。這是一個在平常生活中很好用的隨觀「身念處」的方法,您應該把它背誦起來用。


分享歡喜給我的朋友們:

©2014 釋果聞,保留所有權利。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