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止觀禪修 |有關 隨觀呼吸
背景音樂
加入我們社群
使用方法:
法友們平常請依照左方欄位的語音去練習,而這個欄位的列表適合容易遺漏或是比較耐心不夠或則是研究學問的法友們使用。
願您使用愉快!
四念處止觀禪修:
行程代碼:30Medit
14.隨觀呼吸:
釋迦牟尼佛成道成為一切智者之前,也是從隨觀呼吸的方法來體驗自己的生命。
佛陀這樣說:「修行者應該如何安住於身,隨觀身體呢?
他前往森林、樹下或是隱密的地方,盤腿而坐,端正身體,我置念面前,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什麼是「我置念面前,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呢?
意思是將念頭放置在面前的這個生命體,修行者應該找一個安靜沒有干擾的地方,盤腿而坐,您可以雙盤、單盤或散盤,還是坐在椅子上都可以。主要是身體能夠坐正,不會東倒西歪,也不會前仆後仰,如果往前傾就容易昏沉,如果往後仰那就容易打妄想。
姿勢坐好之後,就將心放在面前,體驗自己的生命,「呼吸進來知道呼吸進來,呼吸出去知道呼吸出去。」一般的經驗是把你的心放在鼻端跟上嘴唇之間的空氣進出最明顯的,感覺最舒適、最容易安定的地方,你的注意力是放在空氣跟心產生的地方,不是你的鼻子,但是在鼻端上接觸的地方發生。呼吸是自然的不用力的呼吸,吸氣的時候知道吸氣正在發生的地方,呼氣的時候知道呼氣正在發生的地方,在你的鼻端跟上嘴唇之間最明顯地方。進來的時候只知道進來不知道出去,出去的時候只知道出去不知道進來。也就是你的心過了就馬上的放下,接著另外一個新的過程。這就是體驗面前生命的過程在呼吸之間。
●這第一步,你只是知道自然的呼吸進來、呼吸出去,你的心只有放在「知道」上面,沒有要控制的心,任何的感覺出現你都不理會它,鼻端接觸的地方有冷啊、熱啊、滑順啊,你都不理會它。或是身體上有什麼酸、痛、痲、癢啊,還是頭腦裡面有什麼念頭啊!你知道馬上放下,回到你的呼吸。你只管生命發生的事實在呼吸之間。自然的進和出、進和出。一般你平常這樣練習大概20到30分鐘以上,你的心就會愈來愈安定。
分享歡喜給我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