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默照禪修 |有關
背景音樂
加入我們社群
使用方法:
法友們平常請依照欄位的語音去練習。
願您使用愉快!
四念處默照禪修:
行程代碼:32Medit
感恩心
一行禪師說過這樣的話!遇到他是第一次來農禪寺,是很奇妙的因緣,法師人相當的客氣。他說:「無論是什麼時候,只要我觸摸到花朵,就能觸摸到太陽,然而自己卻不會被灼傷。」諸位菩薩,假如隨時對這個世界的感恩,那麼這就是禪修的開始了!
禪修除了能達到淨化內心的目的體驗和諧安靜的生活之外,也能夠透過禪定的智慧來了知身心的實相,進而到達解脫生死丶涅槃寂靜和智慧通達的最終目的。
但是修行過程中,還沒達到智慧通達之前,常常有人以為自己完全明白了而生起我慢。這樣他的禪定與智慧都會消失,這在古印度的修行者同樣的例子還不少。所以時常生起感恩的心才可以讓修行進步,這是第一個要介紹的修行觀念。
我們的世界是因為無明(內心不明,及想的顛倒)而產生的幻化世界,
整個宇宙物質界和精神界全都是無明的舞台,那裡有無明就會創造不安,產生幻覺的世界。
無明有兩種含意:一種是心不安定,心裡頭散亂、迷糊而無法了知現在的情況;
二者是,因為不能體驗認知世間虛幻和「無常」、「無我」的真相,
而沒有能力和智慧遠離煩惱,所以內心無明不安。
不安就是我們所說的幻化現象,貪愛攀援幻化現象,我們的認識心住著,認識分別名色,攀援名色就執取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接納感受色丶聲丶香丶味丶觸丶法,
因愛識染著執取,故受幻化之苦,生老病死,輪轉增廣不能出離。
雖然是幻化之苦,但是我們的角度來看,這些受苦的人們,對於我們本身來說,其實他們都是示現來幫助我們的菩薩,使我們想要離苦得樂和願意尋求解脫之道的善知識。
所以我們的世界所有的丶需要的,它們全都是菩薩們忍受輪廻之苦,所提供給我們的,而這一切得來不易,因此我們要無限感恩。
我們怎忍心執持太多而讓他們繼續受苦下去呢?
因此您是否該有智慧丶有慈悲,而讓它們一切自由呢?
有感恩丶有滿足,就應當體諒珍重,安住當下不再過分執取,
捨離貪欲的丶𣎴滿的丶放不下的憂慮丶不安的情緒,對不對呢?
所以我們在禪坐靜下來之前,第一步先這樣學會,感恩的心及珍重生命的心。感謝有這樣的因緣能夠順利的來禪修,也感恩所有人事物的促成,及身邊所有的同修道侶。
當我們內心滿足感恩,就會是有智慧有慈悲的人。
法友們,我們的出生,什麼也沒有帶來這個世間。我們的生命是依靠地丶水丶火丶風丶空間丶心識,
依賴他人(你的父母)幫助才會出現的。若沒有這些幫忙,我們就不可能生活在世間。
法友們,地能承載萬物跟我們的身體,
我們在地上投棄乾淨的東西,或是投棄不乾淨的東西,
投棄糞便,投棄小便,投棄唾液,投棄膿,也投棄血液,
大地呢?隨順任何因緣的改變,永遠接納您,不會因此感到窘困、羞愧或是討厭人類。
我們應該心懷感恩,學習大地廣闊無礙的精神。
同樣的道理,水丶火丶風丶空間丶心識丶你的父母也是這樣的。水洗淨一切丶火燃燒一切丶風改變一切丶空間包容一切丶你的父母無私的付出與愛。
他們都已經隨順因緣提供你的所需,但是我們不滿足丶不感到慚愧,
我們還要掌握它們丶控制它們丶要求他們更多。
記得很多年前,那個時候是在農禪寺(法鼓山的前身)還是行者沙彌的時候,當時寺廟還是鐵皮屋建築,因為是大法會(好像是菩薩戒還是念佛會的)人數爆滿,所以女生廁所污水就塞住。廁所門口前面有個化糞池,必需打開水泥蓋子用竹子把結成硬塊的固體攪拌成液體,這樣才能排出去。攪拌的時候我和另外一位行者在想「原來我們的身體都是吃這個長大的!」當我們這想的時候就很開心,所以一邊攪拌一邊開心的笑。
一位參加法會的老菩薩,遠遠的看到我們笑得開心,就走近來看,以為是什麼好事情!結果她看到是大便就嚇一跳,就邊塢著嘴巴邊後退瞪大眼睛的說:「噯喲!大功德!大功德啊!」 當時真的很囋嘆這個老菩薩,遇到惡的因緣也能夠口出妙音,真是了不起!
所以,當我們遇到不是很圓滿的人事物時,也應該感謝它們,正好是在消融自我的執著的時候,我們有歡喜心來體驗這也是幫助我們解脫內心的善知識。
所以我們修行的第一步,要時常心懷感恩!
分享歡喜給我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