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tation

Learn to see that real in you. There is something real in you, there is something beautiful in you.

禪修第四天:

當你的心能夠安住於妳的呼吸上的時候, 雖然你很清楚呼吸的進出在不斷的變化。 但是由於你不在意它的變化 , 因此你能夠隨順呼吸進出無常的特性 。 而不會執取身心內外的任何感受。 所以你的心能夠非常平穩的安住在一境上 。

picture

這時候請你轉為觀照你的心和呼吸的關係上。 去瞭解空氣進出你的鼻孔與皮膚相接觸時, 身體的感受為何? 起了什麼變化? 而有感受以後 ,去接受感受這個動機的念頭為何? 有何相狀? 然後去分別感受的念頭為何?有什麼相狀? 還有!想要保持平衡呼吸這樣思維的念頭又是如何? 有何相狀? 然後!認識念頭的心意識 又起了那些變化?
這些能觀的心 ,包括受 、想 、行 、識 , 還有所觀境的身體, 都應該非常的清楚明瞭。
已經能夠清楚的分辨了以後, 接著去觀察,當食物和空氣, 進入身體時, 身體的機能就能夠維持增長 。 而當食物和空氣離開身體時, 身體的機能便會漸漸消失。
然後試?去嘗試觀察 ,當身體增長時, 是不是能夠維持不變。 而當身體消失時 ,也觀察是不是能夠維持不變。 和觀察身體增長跟消失兩者之間, 是不是也能夠維持不變 。
然後你會結論到, 身體它不會常住依靠於任何一種狀態。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也沒有任何的執取 。
再來! 當身體和空氣接觸的時候, 內心的感受就會產生。 而當空氣離開身體的時候 ,內心的感受就會跟著消失 。
然後試?去嘗試觀察 ,當你的感受產生時 ,是不是能夠維持不變。 而當感受消失時 ,也觀察是不是能夠維持不變。 和觀察感受生起與消失兩者之間,是不是也能夠維持不變 。
然後你會結論到, 任何的感受它不會常住依靠於任何一種狀態 。 在世間之中都沒有任何的執取。
還有!當接受這些名色的訊息時 ,攀緣分別與覺知的心就會生起 。 而當名色的訊息離開時, 攀緣分別與覺知的心就隨著消失。
然後去觀察心生起的時候, 是不是能夠維持常住不變。 而當心離去的時候 ,也是不是能夠維持常住不變。 和觀察心生起與消失兩者之間, 是不是也能夠維持常住不變。
然後你會結論到, 心它不會常住依靠於任何一種狀態。 在世間之中都沒有任何的執取 。它捨離兩邊, 依正道而行。
最後!當你有所憶念的時候 ,內心就產生許多的看法 。 而當你不再憶念的時候 ,這些看法也就消失 。
然後去觀察你的看法生起的時候, 能不能一直保持常住。 而當這些看法消失的時候 ,也是不是能夠保持常住不變 。 和觀察這些看法生起與消失兩者之間, 是不是也能夠維持常住不變。
然後你會結論到 ,法它不會常住依靠於任何一種狀態 。 在世間之中都沒有任何的執取 。它捨離兩邊, 依正道而行。
這些方法只要由內而外, 從己身到他身的時常觀察 。 就能夠覺察到 我們所觀的環境和身體。 還有能觀的心, 包括受 、想、 行、識 都是無常的。 並且不可執著的 。
當我們能夠順應與及學習這樣沒有任何執取的原則時, 也就是學習著不逐向任何一邊的偏執 , 而同時捨離了分別與對立的兩邊 。這就是中觀的思想。
如果你能夠持續這樣的觀照 ,那麼在你的每一個念頭持續生起的時候, 立即看到對立的兩端,而將其同時捨離。就能夠直接照見本自空寂的唯一實相 。
爾後你也會看到和瞭解到 ,不論過去 現在 未來的時間和空間裡,都只有唯一的實相法。 此外並無有其他事發生,心中也無有事可做。
那麼你的心就會非常的安定, 安定到什麼念頭也沒有。 而且內心也非常的明朗 。也許有些微細善念的習氣種子偶然會現起, 但是完全與你安定、覺知的心隔離 。而不受任何影響。
但是你若是起心觀照, 才剛要起心, 還沒成熟時 , 念頭就能自照 ,而消融於空性當中 。不再生起。
保持這樣明朗安定的心。 讓他自然進入甚深禪定 。 讓它可深可廣。 訓練你的心。 隨時、隨處、 隨意的能深、能廣, 能速、能緩 ,能長、能短 。
在各種時空裡, 練達你的心。 那麼你將會是個偉大的修行者 。

 (請依每日的順序在表格中點選 !)

初級禪修\六日禪修

picture禪修第一日
含文字及聲音
picture禪修第二日
含文字及聲音
picture禪修第三日
含文字及聲音
picture禪修第四日
含文字及聲音
picture禪修第五日
含文字及聲音
picture禪修第六日
含文字及聲音

--- 果聞法師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