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

了解 更多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全心全意去享受生命的機會,在這裡可以找到粗重煩惱對待方式,並透過簡單的禪修達到身心和諧的練習,這將有助於你得到靈性的提昇。

雜念尋思與不安:

不安及緊張的原因, 至少可由兩方面來看 。

位置
台灣
長短
2天
快速信息

身心靈和諧之旅

雜念尋思與不安

0

快速洞察:

造成內心不安及緊張的原因, 至少可由兩方面來看 。 一是有所需求,對於將來,充滿期待與追求之心,所形成。 另一可能是,所擁有依賴的事物,即將要消失 ,內心害怕、 擔心所造成。 將兩者統合歸類, 不難看出內心不安, 主要是因為 ,對於未來的不明確性, 無法掌握所致。

散亂與掉舉:

經常追求,自己本身以外的東西。

位置
台灣
長短
2天
快速信息

身心靈和諧之旅

散亂與掉舉

0

快速洞察:

如果我們是經常追求,自己本身以外的東西 ,內心就必定會散亂無章。 追求好的事物並沒有錯, 只是,如果我們沒有事先認識到 ,你所追求的東西, 隨時會連同環境而變化 , 並沒有不變的真實性。 那麼就容易產生,太多的幻想與期待, 心隨著環境東奔西跑。

投機欺詐:

作白日夢、買彩券、投機與黑心事業 。

位置
台灣
長短
2天
快速信息

身心靈和諧之旅

投機欺詐

0

快速洞察:

如果我們的內心的想法 ,是正面的、 好的 ;那麼講出的話 ,即使是有瑕疵、 不完善的, 你的好朋友依然能夠諒解與接受。 但是若是你的內心想法, 是負面的、 邪惡、 欺詐的 那麼講出的話、做出的事,即使是美妙、 完善的 ,你的朋友卻因受騙, 而恐懼

對立:

對立心態產生,與自我膨脹有關。

位置
台灣
長短
2天
快速信息

身心靈和諧之旅

對立

0

快速洞察:

對立心態跟行為的產生,與我們的自我膨脹與驕傲自大,有很大的關係。它時常發生在,當有人經常的要求您來提供幫忙的時候 ,由於捨不得 、放不下 ,安逸的現狀。常常就會, 故意排斥對方與對方對立, 挑三撿四的, 鬧得彼此不愉快。這種情形在一般的家庭,和小團體中常會發生。

批評:

若身欲移動,或口欲出言, 應先觀自心, 安穩如理行。

位置
台灣
長短
2天
快速信息

身心靈和諧之旅

批評

0

快速洞察:

「若身欲移動,或口欲出言, 應先觀自心, 安穩如理行。」 這是寂天菩薩,對我們一段懇切的忠告。 一句稱讚關懷的話,能夠讓人「如沐春風」,彼此和諧快樂。 一句批評詆毀的言語,卻讓人「痛心疾首」,彼此反目成仇,眾叛親離。缺乏自信心的人, 習慣用對立、反抗, 來隔絕事物。有自信的人 ,能夠認識自己,包括優點和缺點, 也能包容他人的優點和缺點。

故意造謠:

如果你是喜歡造謠的人, 當然會引來喜歡聽謠言的人和媒體。

位置
台灣
長短
2天
快速信息

身心靈和諧之旅

故意造謠

0

快速洞察:

如果你是喜歡造謠的人, 當然會引來喜歡聽謠言的人和媒體。 但卻隔絕了正義明智之士的支持。 一但真相明朗了, 身邊的人必定到處逃竄,及故意反咬你一口。 那自己所建立的信譽也會消失。 因此一個人的言談, 代表著個人的品德與信實 ,不可不慎。

我要中傷他:

用言語中傷他人時, 其實在還沒有出口前 ,您已經中傷了自己的心。

位置
台灣
長短
2天
快速信息

身心靈和諧之旅

我要中傷他

0

快速洞察:

當我們要用言語中傷他人時, 其實在還沒有出口前 ,您已經中傷了自己的心。 而一個內心已受傷的士兵, 是沒辦法上戰場的; 即使僥倖贏了敵人, 也是永遠的失敗者。 應該用關愛之情, 來包容對方; 如此一來 ,您不但超越了自己的煩惱 ,也造就了身邊詳和之氣 , 這樣才是讓人敬愛的有量大人。

我要陷害他:

心中有阻礙時,看到的世界都會變得有阻礙。

位置
台灣
長短
2天
快速信息

身心靈和諧之旅

我要陷害他

0

快速洞察:

當我們心中有阻礙時,看到的世界都會變得有阻礙。 這個心是很難捉摸的,如果心中有物,外在的環境就會受影響。 如果心中有任何煩惱,所處的環境就變得痛苦而無法安寧。所謂「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瞋心一起,所有的功德都沒有了。

完全無望:

當我們處於絕望的時候, 正好也是內心轉化時機。

位置
台灣
長短
2天
快速信息

身心靈和諧之旅

完全無望

0

快速洞察:

風雪中完全迷失了方向, 就在體力完全透支面對死亡時, 祈求菩薩,願將自己的身體,供養十方一切諸佛, 用棉被包裹著全身,往山下滾去, 最後竟然,奇蹟似的滾到自家門口, 因此活命。這事告訴我們, 當我們處於絕望的時候, 其實正好也是我們內心轉化時機。

追求享受 :

追求享受,適當的放鬆,並非壞事,這可以讓身心,獲得暫時的舒緩和平衡。

位置
台灣
長短
2天
快速信息

身心靈和諧之旅

追求享受

0

快速洞察:

追求享受,適當的放鬆,並非壞事,這可以讓身心,獲得暫時的舒緩和平衡。但是如果是荒廢了正事, 一味的享樂 ,那麼就容易養成放逸的習慣, 而失去進取之心。這樣是非常浪費時間跟資源的, 一旦資源沒了, 就會埋怨 ,痛苦度日。而明智之人 ,一樣能夠享受一切 ,但卻不會讓物慾來影響身心。